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,城市发展、楼房、拆迁、修路等实在都是太熟悉不过的词汇,我在长沙的老城区长大,目睹了这座城市的剧变,同时也亲历了老城区的焦虑与挣扎,这种张力一度引起了我的兴趣。后来慢慢地有了把老房子立起来和高楼大厦一较高下的想法。
随着越来越多对创作者身份的思考,我开始寻求更直接“介入”作品的可能性,而“规则”便是一个可能的切入点,“巴别塔一号”正是诞生于对规则的初探。
最初模型来源
这片平房位于长沙市市中心南门口街区,街对面便是长沙市最繁华的地段之一黄兴路步行街——长沙市最早修建的商圈之一。我清楚记得2002年步行街竣工后的繁华景象,用“摩肩接踵”来形容人群的繁华程度丝毫不夸张,而在此之前,我记忆中的黄兴路正是对面这片街区所展现的出的模样。
当我带着相机路过这里的时候,这段不甚清晰的记忆唤起了我的一些感触,而看到这一排串成一串的平房,便产生了将它们竖起来变成“高楼”的想法。
方案草图
出于对“创作者身份”的思考,在创作中,我开始寻找更多“介入”作品的可能性。传统创作模式中,创作者的身份很可能是隐藏的,至少(对于很多人来说)抛开创作者单纯从作品来理解作品是可能的,但事实上如果艺术家的理念被正确解读,通常离不开对艺术家本人的了解,而这个张力却很常见。因此我试图寻找一种方式,让观众在不了解创作者的行为的前提下,便无法理解作品,“规则”无疑具备这种可能性。因此,在一组规则的设置和执行下,巴别塔从素描插画稿最终转变成了一件体量不小的装置作品。
展览图片
巴别塔一号/松木榫卯 丙烯着色/2012
200cm*150cm*493cm/250cm*160cm*227cm
绘制现场
巴别塔一号半
巴别塔一号半是在巴别塔一号的基础上继续“拆解”,在事先建立的规则下,将梁和柱的结构进一步转化为平面的直线,在直线交接的坐标点用丝网印上圆点,圆点的大小取决于交叉线条的数量,而圆点的颜色则取决于事先设定的另一个规则。背景图则是从一张天空的照片转换而来。
之所以取名一号半,是为了强调这一组作品的连贯性:由规则的引导下,一排平常的平房被不断转换,而转换的结果某种程度上是我不可控的。
草图
独幅丝网 马克笔/ 2012 / 105cm*197cm
发表评论